• 广州美术学院
  • 雕塑系
  • 雕塑空间
  • ©2009-2011
  • 版权所有
  • 粤ICP备
  • 05008860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研讨会 >> 正文
殷双喜:政治图像与社会记忆,纪念性雕塑的毁坏与改变
摘要: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美术研究》副主编] 对于纪念性艺术,我们是有一种永恒的愿望,但是永恒的愿望能否变成永恒的存在,如果没有变成永恒的存在,它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做研究非常感兴趣的,纪念性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建成之后就永远不变的。 纪念性雕塑不仅仅有出生的辉煌,也有它中老年的这种疾病和消失的问题。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只...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

 

 

[殷双喜,《美术研究》副主编] 对于纪念性艺术,我们是有一种永恒的愿望,但是永恒的愿望能否变成永恒的存在,如果没有变成永恒的存在,它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做研究非常感兴趣的,纪念性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建成之后就永远不变的。
      纪念性雕塑不仅仅有出生的辉煌,也有它中老年的这种疾病和消失的问题。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只要它具备一定的体量都具有一种纪念碑性,雕塑在传统上是被看作一个纪念碑的逻辑,雕塑家的作品一般都会具有一种永恒的愿望和企图,因为他采用的材质大部分都是具有永恒性的材质,雕塑家的作品考虑的时间问题和周期要比其他的艺术要长得多。

      纪念性的雕塑建筑和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关系。一座纪念碑或者有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主要承担保存集体记忆,构造历史功能,总是要使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和某种事物不朽,所以它就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沟通生死两界——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作为仪式场所和祭坛的纪念性雕塑建筑,是一种象征符号,作为一种公共性政治性的图像,它们最大的功能就是精神意义的生存,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以它的崇高和理想价值进行一个心灵对话。
      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类学和美术学对图像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在于美术作品通过图像对个人、社会和政治经验做抵抗,或者使其升华。我们的纪念性雕塑中的政治图像,大多以古典的形式,以特有的形体和手势语言将社会所留下的政治记忆以符号化的方式强化并固定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影响后代人的集体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大型纪念性雕塑多数由国家出资建设,占据城市广场重要空间的原因。
      以前苏联为例,根据上世纪90年代统计,前苏联在各地建的各类室外雕塑超过万座,最大的两部分内容是卫国战争题材和领导人肖像,苏联解体后,各联邦主体纷纷出台决议拆除苏联领导人形象,但是保留了一些历史和艺术价值比较高的作品。“十月革命”以来一共两次“炸碑、毁像”的潮流。政治人物雕像的毁坏成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
      很多纪念碑雕塑在遭毁坏后,又进行了恢复与重建。例如德国柏林挖出了1991年被摧毁被掩埋的列宁头像,柏林墙倒塌后,当局迁怒于它是共产主义烙印,把它摧毁,但是现在德国把它挖出来,重新放到博物馆里展出,雕像见证了历史的变化。  


[ 编辑:/ 图片来自 西页 / 图片来自 / 本报道文图由 雕塑空间 发布,网络转载必须保留此版权内容及网址信息 ]